“其实你是想离开的”

1

作为一个群体,我们总是认为高等教育领域的工作不仅是一个行业:我们认为它是一种天职。因此,在打算从事其他行业时,我们顾虑的不仅是一些实际问题,……我们真切地担忧,一旦不再是学者,我们就不知道自己还能成为什么人。(p. 13)

如果我在最摇摆不定的时期看到《离开学术界实用指南》中的这一段话,一定会受益匪浅。就连在现在——在我早已下定决心离开之后——这也足以引发我的思考。我至今对于决定不再从事哲学仍然有一定程度的愧疚。这一方面是由于放弃哲学某种意义上相当于承认自己的失败:智识上的、能力上的、决心上的;另一方面,我总是感觉不做哲学会破坏我个人的整全性。正如书中所说,我不知道自己还能成为什么人。

后文的一个比喻似乎更为恰当:从学术行业的离开“好比一次失恋”,“发现你的爱只是单相思”。虽然我不知道在什么意义上一个人可以结束对学术的单相思(需要学术“爱上这个人”?意味着ta能够从学术研究中得到可见的回报?),但抛开它的不恰当性不谈,顺着这个思路,我的情况更类似于因为自己的条件太差而主动放弃追求。不过这个不说也罢。

根据本书,学术人——或许尤其是人文学者——的一大毛病是会将这份工作的价值看得太重。不是获得报酬意义上的价值,而是某种更高的东西。在决定离开之前,我未来的人生规划就是投身学术,自我和工作在这个过程中你我不分。我必须并且必将热爱这份工作。但作者在列举离开的好处时,除了提到“工资通常会更高”以外,还提到了在我看来更加重要的一点,即“自我和工作可以分开,工作可以不是全部”。这给我提供了一个新想法:我不必热爱我的工作,它可以只是一种手段,给我带来经济上的好处,让我得以投身我所热爱的其他事物。但这一想法在其他行业原本是那么自然!

因此,我们必须抵制“学术作为天职”的自我催眠,必须克服那种畏惧离开的情绪。作者认为有两个理由(pp. 14-15):

  1. 不改行的风险是真实而巨大的——完全正确。
  2. 这种失望的痛苦最终将会烟消云散。从统计上说,“即使是不情不愿地离开自己专业领域的人,也表现出更高的幸福感。”(p. 25)

他提醒我们:

离开的最大障碍就是承认“其实你是想离开的”。一旦克服,就很容易想象和采用新的范式。(p. 31)

2

在第2章,作者鼓励读者思考三个问题:

  1. 你想从生活中得到什么?
  2. 你想从职业中得到什么?
  3. 你如何最好地协调二者?

他随后列举了一些评估的领域供参考,这些领域包括地点、人际关系、职业轨迹、薪水、工作的意义感。鉴于本文大致上仅仅是一篇类似读后感的东西,我这里不想对每个领域都作展开。但是在讨论薪水时,作者在脚注中提到了引人深思的一点:

古代哲学最大的讽刺之一是,几乎每个鄙视金钱的思想家都过着属于精英阶层的舒适生活。(p. 45)

我居然从未注意过!

我喜欢购物,算是一个爱钱的人,所以“放下身段”去搞钱(如果我能做得到的话)对我来说不成问题。但首先,会使用“放下身段”这种表达,即便打了引号,也说明我对搞钱这件事并没有足够理直气壮。其次,虽然很想要钱,但我目前对未来工作的想象也仅限于和专业相关的工作(如图书编辑)。这其实是一种自相矛盾,因为专业对口的工作往往意味着更少的工资。也许我的价值观受到我所学习的专业的影响,而我“不满于职业与价值观没有紧密地结合起来”(p. 47)。

出现矛盾的一个原因是我觉得我无法做与我的专业完全不相关的工作。在打下这句话的时候我心里想到的是程序员、产品经理、市场调研等等。但是这又暴露出一个问题,就是我基本上不知道这些工作具体要求我做什么。也许程序员要好理解一点,似乎就是写代码,但具体到细节,例如如何修改古老的代码、与他人合作的时候要如何操作、相互交接,这些我是一窍不通。至于产品经理、市场调研,我只有一个模糊的概念,但完全不知道他们平常都在干嘛。

针对这一点,作者在第3章的建议是:

对你可能做的工作和你愿意走的职业道路保持尽可能开放的心态。不妨先假设你可以做任何工作。然后,你有一大把时间来搞明白,某个行业是否适合拥有你这样优势、技能和经历的人。

换言之,必须努力压抑“我无法胜任这类工作”和“我讨厌这类工作”的想法,因为鉴于我对这些工作并没有足够的了解,我根本没有很好的依据来作出这些判断。

当然,有一些职业选择是明显可以被排除的,例如律师、医生等。但是其他在以前根本无法想象自己会做的工作,却都是真切地可以纳入考虑的。

3

接下来都是一些具体的建议,这些部分我看得比较草率。这些建议和指南包括尽可能很多地安排信息访谈(也就是与他人会面并打听他们的职业,了解他们都在做什么,从而知道有哪些工作可供自己选择)、如何写简历、如何培养新的技能与积累经验,以及如何在做学术工作的同时抽出时间来做这些事情等等。

其中,写简历的部分比较有趣。作者提出的一个宗旨是:“强调你如何研究,而非研究的是什么。”确实,非学术人士为什么要关心你的学术经历、发表和会议?你要做的是阐述过去的学术经历如何为此单位带来价值。这并非通过滔滔不绝地跟人家介绍安斯康姆的理论就能做到的。

但由于我的毕业遥遥无期,这部分建议还不会有实操的机会。所以我的读后感就戛然而止(?)。